最近,
#民政部回复龙年不宜结婚#
冲上热搜,
这是咋回事?
▼
龙年不宜结婚的传言引热议
民政部:将予以关注
近日,有民间说法盛传,2024年龙年是“无春年”“寡妇年”,不适宜结婚。
有网友坐不住了,在民政部官网留言,认为这样的传言,严重背离了生活常识和科学常识,建议民政部或其他部委联合发文,引导广大居民在龙年正常结婚,不要受迷信、社会传言影响,应结尽结。
1月22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答复网友留言,表示将对网友建议予以关注。
你是不是和小编一样蒙?
什么是“寡妇年”?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整个农历年没有“立春”的年份
叫“无春年”,又称“寡年”
即将到来的甲辰龙年将出现“两头无立春”现象,即,全年没有立春日。民间称这样的年份为“无春年”,并传言这样的年份不宜结婚,引发公众关注。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无春年”是我国农历历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而且很常见。
“无春年”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我国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反映了地球在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不同位置,而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也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历法,所以节气在公历中对应的日期基本固定,但在农历中对应的日期却非常不固定。这是因为农历是以月相盈亏和太阳周年视运动两个自然周期为依据制定的历法,同时为了兼顾一年中寒暑季节变化,古人还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也就是很多人所熟知的“十九年七闰”。这样,农历年就有闰年和平年之分,闰年共13个月有384天左右,平年共12个月有354天左右。
春节是农历的节日,它在公历中的日期最早可在1月21日,最晚可在2月20日。由于立春在公历中的日期是2月4日前后,因此随着春节在公历日期中的变化,农历一整年中可能会出现两个立春日,也可能一个立春日也没有。
以即将到来的甲辰龙年为例,春节是2月10日,而立春是2月4日,2025年春节也就是乙巳蛇年春节是1月29日,而立春是2月3日,所以甲辰龙年一整年都没有立春日。
杨婧表示,“无春年”并不罕见,反而很常见,平均2至3年就会出现一次。统计显示,在本世纪的100年中,两头春的年份有37次,无春的年份有37次,单春的年份有26次,其中年初立春有12次、年末立春有14次。
为什么古人会认为
“无春年”不宜结婚?
古人将“立春”与生育联系起来,春不立,则生殖不旺。“无春”,等于“无子”“无后”,而结婚最忌“无子”,所以在“无春年”结婚就会被视为不吉利。
至于民间流传“无春年不能结婚、双春年结婚要二婚”的说法,专家表示,“寡妇年”不宜结婚的说法是荒唐的,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无春年”只是没有立春日,并非没有立春节气,也不是没有春天,更与吉凶祸福、婚丧嫁娶毫无关系。
迷信所谓的“禁忌”
不如信自己的判断
信实打实的爱情和婚姻
都2024年了
毫无根据的流言别再信
赶紧转发提醒身边人!
来源:老年周报
审核:张兴 李平
发布:李慧颖
民政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