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语言认知 | 几招教你快速判断吞咽功能是否正常
2024-12-23 17:29
【开栏语】
语言认知康复专栏将定期为您推出有关语言、智能障碍及认知行为问题的康复诊疗相关科普知识,欢迎持续关注!

我们在上一期介绍了吞咽的生理过程,认识了正常吞咽过程的五个分期,同时也了解了导致吞咽障碍常见的疾病,帮助大家从根本上预防吞咽障碍的发生。但由于各种因素,临床上依然有许多吞咽障碍患者未能及时发现,那如何在发生了吞咽障碍后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本期科普文将会为大家带来答案。

首先我们要了解吞咽障碍会有怎样的临床表现?最易辨别的是进食后的呛咳,尤其是饮水呛咳;然后是进食后声音嘶哑、混浊、发声湿润低沉、喉咙异物感,或是突发呼吸困难、气喘、严重时紫绀等;其次是原因不明的发热或吸入性肺炎,而且反复发生。

以上这些临床表现都是我们可以很快观察到的,也最易引起警觉,但往往危机是潜伏在无形之中。例如,有些患者进食时发生了隐匿性误吸,当下并未发生呛咳,但是此时食物已经作为“入侵者”进入了气道,为肺部埋下了隐患;

又或是由于进食量不足、进食有效性缺乏,日益累积,身体无法从食物获得充足的养分,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继而引发其他的病毒入侵,这又是一个“慢性杀手”。因此,以上提到的所有表现都应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

呕吐反射:用小棉签触碰舌面、舌根或咽后壁,观察是否能引起整个咽后壁和软腭强劲而对称的收缩。若咽后壁收缩不对称,可怀疑有单侧咽无力现象。

咳嗽反射:是由于气管、咽黏膜受刺激而作出的一种应激性咳嗽反应。观察患者自主咳嗽以及受刺激后的咳嗽反应。如果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导致咽及气管内的有害刺激物误吸,容易产生误吸及吸入性肺炎。

观察和记录饮水时间、有无呛咳、饮水状况等。啜饮、含饮、水从嘴角流出、边饮边呛小心翼翼的喝等表现,饮水后声音变化、患者反应。

评定标准:

Ⅰ级:可以一口喝完,无呛咳,5秒内喝完为正常,超过5秒为可疑吞咽障碍。

Ⅱ级: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可疑吞咽障碍

Ⅲ级:能一次喝完。但有呛咳,确定有吞咽障碍

Ⅳ级: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确定有吞咽障碍

Ⅴ级: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确定有吞咽障碍。

以上三种方法可用于居家观测,如有可以吞咽障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除此之外,医生常用的检查方法还有吞咽相关器官唇、舌、下颌、软腭等的评估;颈部听诊测试;染料试验(气切患者用);仪器评估包括吞咽造影检查(诊断金标准)、纤维电子喉内窥镜检查、食管测压、表面肌电图检查等。

下一期将为大家带来吞咽障碍相关治疗方法,敬请关注!


【语言认知康复中心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语言认知康复中心即原言语吞咽诊疗中心,成立于2014年11月,是康复医学科言语病理学亚专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颁布的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之一。

1、脑功能康复:

中心引进了ERP脑电系统、经颅磁刺激技术、多参数脑电生物反馈、德国Rehancom电脑认知评测系统等国际先进设备,开展了大脑功能的测评,不仅能针对脑损伤后语言/认知/吞咽等功能障碍进行评估和治疗,同时能对无明显大脑结构损伤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心在规范化评估基础上,结合认知心理前沿科学提出新的诊疗思路,从大脑功能网络和语言认知加工模型角度介入,结合非侵袭性脑刺激技术治疗脑功能障碍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心引进了ERP脑电系统、经颅磁刺激技术、多参数脑电生物反馈、德国Rehancom电脑认知评测系统等国际先进设备,开展了大脑功能的测评,不仅能针对脑损伤后语言/认知/吞咽等功能障碍进行评估和治疗,同时能对无明显大脑结构损伤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心在规范化评估基础上,结合认知心理前沿科学提出新的诊疗思路,从大脑功能网络和语言认知加工模型角度介入,结合非侵袭性脑刺激技术治疗脑功能障碍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2、儿童语言/认知障碍:

中心开展了多种原因导致的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学习障碍等功能障碍的评估,从语言发育、加工效率、工作记忆、语音样本分析等多个方面抽丝拨茧明确患儿语言言语障碍的原因,并引进不同种类的计算机语言、听辩、语音、认知等矫治系统,开展了包括多参数脑电生物反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声音疗育和计算机语言/言语/认知辅助训练系统等在内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吞咽障碍

中心是国内最早将电视录像造影、食管测压、表面肌电图应用于吞咽障碍评估的医院之一,为吞咽障碍的临床评估和科学研究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同时,中心将非侵袭性脑刺激技术、吞咽生物反馈技术等运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从大脑功能网络角度探讨吞咽障碍康复的机制,在临床疗效和研究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嗓音障碍

嗓音障碍又称发声障碍,多由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麻痹、神经系统疾病等导致,以声音嘶哑、发声费力、音调、响度异常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同时与职业也有很大关系,多见于销售人员、老师、医生、歌唱人员等。中心开展了针对该类患者的计算机嗓音评估、电声门图、动态喉镜等检查,治疗方面开展了计算机嗓音矫治、共鸣训练、呼吸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多种方法改善患者的发声情况,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5、中医传统特色治疗

中心有专门的传统(音乐)治疗室,针对成人/儿童语言认知障碍、吞咽障碍、嗓音障碍等功能障碍开展了中药、针灸(包括头针、体针、腹针、手针等)、艾灸、刺血拔罐、刮痧、耳穴、穴位注射、五行音乐治疗等中医特色治疗。运用“虎符铜砭”刮痧法治疗鼻咽癌后吞咽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头针和中药治疗儿童语言认知功能障碍,同时能改善患儿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和饮食等功能障碍。



杨海芳,博士,副主任医师。师从国医大师沈宝藩教授、全国名中医刘茂才教授、广东省名中医黄燕教授。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神经调控学组副组长、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语言治疗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发育与康复分会儿童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儿童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残康会儿童孤独症康复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审稿专家。

擅长:学习障碍、孤独症、注意力多动缺陷、语言发育迟缓、智能发展落后、痴呆、失语症、嗓音障碍、吞咽障碍等康复诊疗。

擅长: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病、头颈部肿瘤手术/放疗后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吞咽、言语、认知、构音、嗓音障碍的康复评估及治疗;儿童构音障碍的评估与治疗。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语言认知 | 几招教你快速判断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quote/10779.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https://sicmodule.kub2b.com/mobile/,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