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市场,拥有很多各具特色的编辑器。在最近两年,随着 Notion 和 Roam Research 等工具的发展,原本已经拥挤的笔记软件赛道又出现了不少新的笔记软件。
与笔记软件相比,写作软件相对来说少很多。尽管如此,写作软件市场已经不少拥有特色的写作工具。今天,我尝试在有限的视野范围内对已发现的一些拥有特色的写作软件进行逐一盘点。
在正文开始之前,有几点需要说明:
- 文章中出现的写作软件,只是作为某个类别的写作软件代表进行介绍。具体使用体验,最好还是请用户自行判断。
- 文章中选择的写作软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也存在挂一漏万的情形。有不足之处,请留言补充。
- 理论上,对于一款编辑器而言,既可以记笔记,也可以进行创作。但是,笔记记录和内容创作等使用场景对于编辑器的需求并不一样。因此,对于一些没有自我定位为写作软件的编辑器,并不在筛选范围内。所以,对于编辑体验很棒的 Typora 等 Markdown 编辑器不会加以罗列。同理,尽管 Roam Research、Obsidian 等双链笔记其实非常适合作为写作软件,本文也不会涉及。
早期的写作软件,主要是从优化写作体验的角度出发为写作提供辅助。比如,支持 Markdown 语法进行输入,这如今成为绝大多数写作软件的标准配置。在 Markdown 编辑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一些辅助用户聚焦写作任务的功能。
无干扰模式的早期代表为 iA Writer ,主要是在干净、清爽的写作环境基础上,以降低上下文干扰为目的的内容聚焦功能。 随后,Ulysses 强化了无干扰模式,支持以段落、行、句子为单位的多种形式的内容聚焦,并且辅以页面自动滚动功能。
这些无干扰模式本质上是通过对当前编辑内容的上下文进行淡化隐藏加以实现。尽管如此,这些上下文对于某些创作者而言依然是属于干扰。对此,有极少数写作软件推出了完全的无干扰模式。其中 Writemonkey 推出了 Segment Focus 功能,即通过使用快捷键以当前段落为基础快速打开新的 Focus 页面。熟悉大纲编辑器的用户应该对此功能似曾相识。
顾名思义,像发哔哩哔哩弹幕一样进行写作。
专业卡片写作软件Writeathon,内置完整写作工作流,建立最小写作阻力之路
对于很多创作者而言,拖延症如同梦魇一样,似乎总与自己的写作生涯如影随形。解决拖延症,除了截止日期这一治病良方,应该还有极限写作模式。 极限写作模式,即 Dangerous Mode,译为危险写作模式也可。这类写作应用的核心理念是,Write or Die. 也就是,如果你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继续写作,那么你已有的文字内容便会像浪潮之下沙滩上的脚印一样,逐步淡化直至消失。
当然,写作不一定非要使用拥有极限写作模式的写作软件。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这一功能背后的写作理念:比如,设置专门的时间块及其对应的写作任务;如果达不成目标,那就接受一些令自己尴尬或者痛苦的行为作为惩罚。最终实现强自我强迫写作。
对于创作者而言,有时候真不是自己不够自律,而应该怪外界诱惑太强大。尤其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无休无止的诱惑时刻在向我们招手,进而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
这类工具包括:FlowUs、 Effie 、Writeathon、Lattics 等。
FlowUs 是类 Notion 产品,属于在线协作文档。
访问:传送门
FlowUs 的思维导图功能,和双向链接、文件夹、多维表格等多种功能有机结合,可以弥补传统思维导图无法建立复杂知识图谱的问题。
在 Effie 之外,一些卡片写作软件也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理念。 关于这类工具,王树义老师在《如何高效写长文?》等文章中已经推荐了 Scrivener 和 Gingko Writer 等工具。这些工具十分强大,由于已有不少介绍,不再赘述。
此外,Writeathon 和 Writer's Block 也是基于卡片设计的优秀写作工具。
专业卡片写作软件Writeathon,内置完整写作工作流,建立最小写作阻力之路
此外,还有 Lattics 、氢图等新兴的卡片笔记和写作软件也有自己的特色。
氢图是一款以白板为基础,融合笔记功能的知识管理工具。通过强大的可视化功能,你可以在其中完成从资料收集、构思、组织笔记、创意写作等工作流。
这些卡片写作软件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卡片视图,本身便是一种非常棒的构思工具。卡片写作工具具有三大特点:1. 以卡片为单位,降低长文输出的压力和焦虑;2. 方便内容重组,非常适合非线性写作;3. 同时掌握文章细节和鸟瞰全局结构,实现见树又见林。
在此,部分回应一些认为卡片笔记写作法过誉或者被夸大的观点。卡片笔记写作法自然和卢曼等人的伟大成就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已有宣传可能多是商业宣传策略上的考量。而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核心并不是强调让你使用一张张小卡片替代你原有的草稿纸,而是主张将卡片的记录,作为一个思写合一、输入和输出双重交互的过程。这是一个粗浅的理解。期待读者指点和补充。
当然,每个写作软件都可以进行文学创作。不过,也有一些专门针对小说、剧本等专业写作场景的写作软件。
与此同时,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过度依赖智能写作工具。写作灵感的触发、写作内容的修改和润色等写作任务,是每个写作者走向更高水平必须面临的日常课题。写作是一种自我对话、通过文字进行思考的过程。因此,真正提高写作水平,不能过度依赖智能写作辅助,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抛弃写作辅助工具。
需要再次强调一下,文章中推荐了不少写作软件,并不鼓励读者一一尝试体验。更重要的是,借鉴这些写作应用背后的产品设计理念,并将其融入你当前的常用工具之中。
关于笔记软件,可以查看这篇文章的姐妹篇《盘点那些具有特色的笔记软件》
关于阅读工作流的解决方案,可以查看《我的信息管理方案》
关于工具选择、工作流理念、阅读工作流和写作工作流理念,可以进一步阅读《工作流的祛魅:从工具、阅读到写作》。
专业卡片写作软件Writeathon,内置完整写作工作流,建立最小写作阻力之路
盘点那些具有特色的电子白板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