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绝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以一个确定性的框架来思考和判断这个确定性消失的时代
。-微软中国CTO韦青
5月份的法律行业已经结冰了,大家提前进入冬眠的状态!
有的律师想突破,也是亦步亦趋的蠕动,似乎在深渊中前行,如履薄冰一样。
抖音平台掐断了流量,付费推广已经摇摇欲坠,我们提前进入“放假”状态,似乎也在生死之间。
律师行业的内卷,已经演变成“内耗”,律师与律师之间、律师和法律咨询公司之间、律师和律协之间,都要“开战”了。
律师做广告,同行在广告中投诉,导致抖音平台法律行业负面缠身,平台就把流量给掐了,都没得玩了!
律师做直播,同行在直播间举报,还有人专门举报律师直播。
举报律师没有资质、违规带货和一些擦边行为等等。
福建律所,硬刚律师协会不作为,拒缴会费,导致律协收会费都风波不断。
“内卷”卷价格、卷服务、卷创新,大部分还是有益处的。
“内耗”耗时间、耗精力、耗公关,没有赢家。
这种“内耗”演变下去的“内战”,会人人自危。
5月份,案源推展非常困难,抖音对法律推广大部分不给流量,出价再高也不给流量。基本上流量掐了。
但是也有漏网之鱼,我们有几个账户,还是能跑出流量,但是转化成本比较高。
抖音信息流推广,在5月25日后陆续恢复,差不多1个月不正常。
截止到目前,已经完全正常。
抖音推广成本
深圳个债项目推广,成本79元。
本来不给流量,采取了很多暴力拉量的方法,一种种去试,也跑得出来。
长沙经济纠纷推广,成本76元。
这个账户,从25号开始才给流量,也是我们实测恢复了,官方没有任何消息。
昆明推广经济纠纷,成本109元。
这个采用暴力拉量的方式,推广成本比之前高了差不多1倍。
从各种方法尝试投放,有科学的成分也有玄学的幸运,对抖音信息流投放有了更深的了解。
很多人,说自己很懂投放,我从来不相信权威,自己去实战去琢磨,都会日日新,月月异。
投放领域没有专家,只有经验丰富的投手和没有经验的投手。
百度推广成本
百度现在爱番番CRM系统把广告数据分析功能给取消了,现在都没有办法在系统中直接查看推广效果数据。
百度的爱番番CRM系统比起抖音飞鱼来说,功能和使用来说差距很大,这次升级希望能更好。
抖音流量掐了,逼着我们转百度了。
百度我们推广了佛山、东莞、昆明等城市,成本基本上100以内,但是出现了很多电话打过去没有需求、甚至有的不知道啥情况的假量。
每天这类的咨询量,很多,头大的要死,只能报给平台去排查。
高德推广成本
目前我们推广东莞、南宁、南昌等成本,高德成本在200以内。
东莞的高德成本163元,成交了好几个。
花了7865元,收了一个25000、一个5000还有2个4000的案件。
咨询费不算,差不多1:5的样子。
还有美团、小红书和抖音本地推,都在入驻,6月份会有数据出来和大家分享。
从整体的趋势来看,律所单一依靠一个渠道,会非常危险。
每个渠道的风控和调整,甚至流量直接掐了。
所以,各位律师要多渠道布局,也可以付费投放+自媒体IP一起做。
但是,切记,不要贪大贪多。
选择渠道要依据现在的“人、财、物”依次布局,并且要有主次之分。
37家律所在深圳成立
一个深圳律师提供了截止到5月15日,深圳新成立37家律所。
去年一个季度,深圳新增律所就有25家,现在5个半月才37家。
开律所的趋势在减缓,同时我了解到,律所转让和律所注销的趋势在增加。
深圳这边创业热土,从这个数字中,在以偏概全中,能感觉到不妙。
好生意,调解造
大调解、中诉讼和小信访的法律格局之下,调解中心如雨后春笋一样发展,特别一些大城市。
我有认识很多律师或律所老板,纷纷成立调解中心。
调解中心税点低、还可以竞标法院的调解案件,已经成为一个搞钱和省钱的新方式。
某地调解中心,承担某安普惠的贷款纠纷调解,调解一单是300-500元,这种量特别大。
据我了解,现在深圳法院,涉及到信用卡、网贷批量起诉都不受理。
全部给调解中心在处理,随着催收的退场,调解中心迅速补位,一门好生意,看得懂的,去干吧!
重庆投产比1:2
重庆某大所从去年10月投放抖音以来,每个月产出在逐月下降,下降的颓势止不住,本月只做到1:2点几。
投手说是冰点了,一个月比一个月差,老板着急,下滑趋势止不住。
去年10月,这个律所还能做到1:5,差一点也有1:3点多。
这种情况,绝非个例,很多律所业绩止不住下滑。
上门稽查律所被罚
广东某所,招了很多业务员打陌生电话、还从事债务逾期项目。
律所老板非律师,在律所办公的律师极少,场地和办公室都给业务员了。
现在出现了一个可笑的情况,很多律所没律师。
律所的办公室给营销和销售了,律师坐在卡位,就那么几个人。
其他的人,都是搞业务的,这个总,那个总。
这次司法局突然上门检查,发现很多业务员打电话,当场开具了罚单。
具体是什么原因被稽查,对方讳莫如深。
奉劝一些律所老板,现在敏感时期,合规经营是关键啊!
“网推所”谁功劳大
网推所分投流、客服、邀约、谈案和办案共五个环节,谁的功劳最大。
大家都觉得自己功劳最大,就像很多律师去打牌,大家都说自己赢了。
一个北京的法律咨询公司老板说:“谈案重要占比是30%,邀约重要性占比30%,律师办案占比20%,投流重要性占比20%。”
这个行业要走向一体化,也就是全部人都要对结果负责。
前端邀约销售不相信投流,谈办律师不相信邀约销售,邀约销售又不相信谈办律师的能力。
分开去合作,总会有人感觉被白嫖了。
本人觉得这个功劳占比,是非常正确合理的。
有些人说自己投流多厉害,操盘了多牛逼的项目,其实是项目成就了你,而不是你成就了项目。
每个人都很重要,一味去吹嘘自己,反而别人觉得你不靠谱。
律所大面积拖欠工资
拖欠工资,基本上公司制律所和一些网推所居多,传统所都不存在发工资的概念。
据东莞某些法律销售面试时称述:“东莞TX、SG、JZ、GH律所拖欠工资,有些拖欠了几个月到半年都有。”
今年过去5个月了,有的只领到1-2个月工资。
当然,深圳和广州某些网推所都存在拖欠工资,有几个“老赖”律所,员工仲裁都好多。
大面积拖欠工资,由此可见,律所现金流岌岌可危。
抖音本地推不“香”
抖音本地推应该来说,是目前字节这边最火的投放平台,很多行业都在积极“入推”。
我们也在弄团购,也在推动“入推”的进程。
据深圳某律所投手说,他们5月做本地推,成本300多,起量很慢。
我结合6月份,我们推广的情况来说,本地推产品变化大、审核比信息流松、效果比信息流差。
而且,现在抖音信息流能正常推,瞬间觉得本地推不香了。
我看到很多同行,让律所入本地推,现在感觉不一定要“入推”而且这个有可能是个坑。
还是那句话,别去相信一些所谓的“专家”,他们其实也不知道,听说一些只言片语就指点江山,是不对的。
律所月亏1千万
据知情人士向我透露,某拆迁说,一个月亏损一千万。
这个律所,在拆迁领域还是有名气的,年营收都是几个小目标。
销售团队都有200-300人。
广告到处都是,投放很猛,听说去年开始就嫁接了资本,要干很大。
现在拆迁所,生存非常艰难,业务下滑非常厉害。
有些拆迁所,开始去拆迁化,开始往民商事和综合方向去。
拆迁所开始进入合并阶段,我去过的一家拆迁所和另外一家变成合办的了,两个律所共用一个办公地方。
推不动的贵阳网推所
贵阳的网推市场,已经是一片刀山火海,竞争非常激烈,基本上能赚钱的寥寥无几。
贵阳某网推所的领军人和我透露,目前贵阳的四大网推所,某X、某G、某L和某H,基本上能做到1:3的都很少。
其中我们也合作过其中几家,确实贵阳成本很高,而且人口少,成交很难。
现在推广区域从贵阳,延伸到黔南、毕节和安顺区域。
业绩做的好的,她开玩笑说都是“骗来的”。
抖音债务逾期叫停
5月31日,债务逾期投放抖音广告,不再接受。
仅限于律所投放,这对于债务逾期行业可谓是致命一击。
小的公司基本上做不了,大的会收购律所去做。
平台客服经理,早就让法律咨询公司的老板在买律所,其实平台也知道律师是不愿意花钱推广。
那些花大钱推广的,80%是法律咨询公司或资方,律师只有20%。
就算律所投,也是背后的资方在投,本质上还是一些非律师是后台老板。
大部分律师,不愿意承担风险,所以,赚大钱基本上和律师无关。
我觉得为了信仰,为了理想做律师,过小富即安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的。
为什么一定要赚大钱,冒大风险,刀尖舔血一样,赚钱过日子呢?
一个律师像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得不到社会和客户的尊重,更得不到行业的认可。
律所给外部销售提供办公
深圳某律所发布消息,自己建设的团队业绩太差,全部解散。
现在重点发力对外部合作,还为一些外部销售提供工位办公。
深圳很多律所团队分崩离析,这些法律销售失业,但是技能还在,也在找律所合作,相当于创业。
自己一个月做了2万业绩,也能拿到1万左右的工资,就不去上班了。
律所还提供工位,等同于内部创业一样,确实非常不错。
在这个确定性消失的时代,我们还是习惯以一个确定性的框架来思考与判断这个确定性消失的时代。-微软中国CTO韦青。
整个5月份,法律行业发生了很多“小事情”,平台掐了流量、司法部调研法律咨询公司、行业的内耗问题。
这些小事情,对每一个人影响都不小。
如今,每一个人都非常煎熬,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有时候过山车一样,上一秒要大干,下一秒平台禁止推广。
行业也有很多机会,调解中心、刑事业务,还有专注于某一个领域的法律服务,这些都代表当下或未来的发展。
每一分钱,赚的都不容易,大家倍加珍惜;
每一个决定背后,都要夜以继日的努力,才会有理想的结果。
凡是找外因,十年都是一个样子,凡是找内因,每天都是新的样子。
面对复杂的世界,实干永远是最简单的路径,在迷雾中,前行是挣脱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