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里学篆刻、在公园里划皮划艇、在商场里看到自己的艺术作品……
学区化办学以来,这些成为了古美学生的日常,他们在每一次的尝试和体验中获得了成长。
11月14日,闵行区古美路街道2024年度办学成果展暨古美东西部学区教育联盟成立仪式在平南小学召开。
当天,古美三所学校校长张小娟、沈敏、朱红被共同授予“古美学区校园长特殊贡献奖”称号,她们是古美学区化建设的见证者,更是开拓者。
一个开在商场里的“邻童美育——沉浸式艺术体验展”让平南小长张小娟印象深刻,“展览展出了800多件作品,来自古美的多所学校,为社区居民带来了艺术的享受。”这场汇聚了学生奇思妙想的展览也是学区化成果的一个生动体现。
活动现场,实验西校的啦啦操表演、平南小学的《你好!火星》音乐剧、龙茗中学的陶笛和民乐演奏展现了古美学区孩子们的朝气蓬勃。
古美路街道学区化办学至今已走过了七个年头。这七年间,古美路街道始终致力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设示范性学区,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已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古美学区走过了三个阶段,从整体型到紧密型,正在进行的是示范性学区建设。”古美路街道学区办主任康正华介绍说。
学生们在古美公园的湖面上划动双桨,乘舟而上,体验别具魅力的水上运动,这是古美7所公办中小学体育课的一部分。
2023年,古美将课程引进公办学校,在全市尚属首次。多位学生在全国大赛上获得优秀成绩,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水上运动,学区化正在为孩子们搭建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今年,古美路街道以“阅科普照未来”为主题,邀请科技类优秀文学作家与学校结对,在辖区内校园举办14场科普讲座,吸引了2500余名学生现场听讲。
同时,配合科普主题开展的征文活动累计收到236篇作品,其中106篇习作被选入《密码&梦想》征文专刊中,并评选出106篇优秀作文。
一个个精美的书法、作品引人驻足观赏,这些都是出自古美学生之手。得益于古美深入推进的“海派名家进校园”活动,学生们可以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
此前,6名沪上知名与学校结对,今年又新增2位西泠印社篆刻名家,打造“篆刻文化进校园”项目,由此开展的“汲古启新”书法篆刻作品征集活动收到127件作品,经过专家评选,共有86件作品入展,其中20件为优秀作品。
此外,古美学区在义务教育阶段成立东西集团,建立学区党建联建工作会议制度,形成基于古美东部和西部两个教育联盟架构,实现街道职能部门和学区各学校党组织双向联动的工作格局,为学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颁布党建联建双向服务清单,通过以大思政为主的资源、需求和项目的双向服务,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