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让人们系统了解社会发展需要与教育人才供给的内在关系,了解求学与求职的内在关联,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而从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在各种产业(事业)不断升级换代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发展需要”与“教育供给”的关系,如何用好用活有限的教育资源,是摆在国人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致使不少家长不管孩子的兴趣、特长与能力,不问产业、事业的发展趋势,不顾特定职业的入职要求,不重“职业生涯”的规划,不看学习与就业的关系,盲目鼓励孩子片面追求上名校、追逐升学率。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还导致我国80%以上的高中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专业目标不明确,填报志愿时盲目跟从社会的热点。专业不对口、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让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也给国家造成很大的就业负担。
为有效改变上述尴尬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就引入“生涯规划教育”,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重视生涯教育,列入发展规划。建议教育部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中学阶段教育的相关工作,纳入教育系统“十三五”规划的范畴。
第二,设置相关课程,进行系统教育。
第三,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合格师资。建议聘请具有国家生涯规划师资质的专业人士,对现行初、高中担任德育课或心理课的老师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或外聘社会上具有实战经验的生涯规划师,担任初、高中学校的兼职教师。与此同时,教育部要组织、指导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专业,培养合格师资,从根本上化解初高中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匮乏的问题。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中学阶段应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news/12775.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 https://sicmodule.kub2b.com/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