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实施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成果展示系列活动第1场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指导,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广州市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履行广州市“市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主办,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广州市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支持协办。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曾海院长、华南师范大学王冬青教授、白云区教育信息发展中心王贤老师,白云区新市指导中心庞培华副主任、陈健梁专干,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廖丽霞校长、白云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联盟基地联盟学校代表、白云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学校代表以及区智慧校园试点校代表等出席了活动。
活动通过专题案例分享、教研沙龙等环节,以教学应用为导向,引导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探讨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活动相融合,丰富教学教研的实践交流,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助推广州数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廖丽霞校长致欢迎辞
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汪东洋副校长从学校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带来了《人机共生 减负增效》的专题分享。汪副校长指出,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教师依托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充分利用CSMS技术进行诊断与分析,通过AI赋能推动精准学习,进而优化教学设计并以课例实证,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五自”模式,凭借人机互动能够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最终达成教学效益与学生学习效率的双重提升。
汪东洋副校长作案例分享
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罗翠玲老师带来一场精彩的案例分享,其题目为《AI赋能人机交互的音乐素养课堂教学实践——以“勇敢的鄂伦春”为例》。罗老师紧扣贤丰实验小学特色鲜明的“五自”教学模式,深度剖析教学环节,巧妙融入AI技术,精准锚定音乐素养目标。生动呈现了AI作为创新驱动力,在音乐教学领域引发的变革与突破,它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学生在文化理解、音乐感知、审美鉴赏、歌曲演唱与创编等多方面提升音乐素养能力的音乐之旅。
罗翠玲老师作案例分享
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的罗晶晶老师,以《数智赋能人机交互的数学思维课堂教学实践——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为例》为题作了分享。罗老师运用多种策略,凸显人工智能在教学互动、评估等多方面的优势与潜力。在教学实践中,师生都获得了成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互动学习,掌握大数据解题技能,对几何表面积理解加深。教师达成教学目标,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罗晶晶老师作案例分享
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的游婷婷老师,以《基于 CSMS 优化小学数学思维型课堂的实践研究——以四年级上册“田忌赛马—策略问题”个人研修为例》为题进行了案例分享。游老师充分借助 CSMS 的强大技术诊断与分析功能,在AI与人工的协同作用下,对教学风格加以精准调适,对教学设计予以精细优化。这一探索不仅为全面洞察学生学习状况开辟了新径,更为精心雕琢契合小学数学思维型课堂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实践范例。
游婷婷老师作案例分享
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的黄夏婷老师在基于新课标大单元备课理念的引领下,深入开展单元教学研究工作。她所分享的主题为《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思维激发策略研究与实践:基于CSMS报告的共同体研修》。黄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学校同年级语文教师同课同构的精彩课例,并详细阐述了基于CSMS展开共同研修的全过程。研修期间,借助对数据的深度剖析,清晰洞察教师教学的长短板,再经人工复盘予以精准核准,在精准学习的同时,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优势。通过共同体研修,打造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高效课堂,也促进了团队的专业化发展。
黄夏婷老师作案例分享
教研沙龙现场
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汪学琼老师首先分享了人工智能优化教学的经验。她根据课程内容、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个性化备课方案,提高了备课效率同时运用智能平台对课堂学生情况进行有效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课后通过CSMS课堂诊断系统的数据分析进行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打造了高效课堂。随后,廖丽霞校长则从学校整体应用人工智能的研究过程出发,介绍白云区贤丰实验小学教师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学校“五自”课堂模式相融合。在实践中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性,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汪学琼老师分享经验
白云区教育信息发展中心王贤老师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助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探讨不同学校利用人工智能促成长的方式。并介绍白云教育“一体二翼多维协同”实施路径,鼓励学校探索适合模式,指出在相关背景下要勇于尝试。强调行动就有收获,期待未来共同努力。
王贤老师分享
沙龙环节最后,华南师范大学王冬青教授高度赞扬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带来的显著优势,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其潜在的风险,恰如一把“双刃剑”。对此,她将教师对新兴技术的态度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茫然期、兴奋期、困惑期和理性期。每个阶段都要求我们给予技能操作的支持,以体现对教师个体的人文关怀。此外,她通过分享个人及同事们的亲身经历,强调了具体案例和公开课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数字素养方面的关键作用。她建议教师应从公开课和案例研究着手,逐步深化对技术应用的理解,进而塑造新的教学理念。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是建立独特教学风格的重要途径。
王冬青教授发言
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曾海院长作活动总结
冬韵初临景亦幽,清寒未负韵长留。广州市在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过程中,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中心将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继续在促进教师专业的道路上“乘风破浪济沧海,鹏举苍天揽明月” ,努力让师生的教与学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为广州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合影留念
供稿:李 妍
编辑:刘 蔚
校对:洪亚楠
审核:曾 海
来源: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